深圳 | 焦点 | 社会 | 专题 | 视频 | 论坛 | 舆情 | 微调查 | 娱乐 | 时尚 | 旅游 | 星座 | 文化 | 美食 | 家庭 | 科技 | 笑吧 | 金融 | 汽车 | 健康| 教育 | 彩票 | 会女郎 | 活动

深康村902套三房闲置 保障房不是福利房

房产新闻 > 深圳新闻 > 正文   2014-12-03 08:16:25   来源:深圳新闻网      
据报道,深圳市建立公租房轮候册以来推出的第一个公租房项目——深康村的配租工作近日结束。深康村共有2790套住房可供分配。
  据报道,深圳市建立公租房轮候册以来推出的第一个公租房项目——深康村的配租工作近日结束。深康村共有2790套住房可供分配。其中,建筑面积约50平方米的两房一厅920套,建筑面积约60平方米的两房两厅939套,建筑面积89平方米的三房两厅931套。其中,符合三房配租面积的申请家庭只有28户,余下902套三房无人可租,干脆都没拿出来配租。

  三房户型保障房的遇冷并非始自深康村。今年10月,深圳第二批安居房终审合格名单出炉,公示的安居房包括福安雅园、香林世纪华府、茗语华苑、爱心家园,三房合格认购家庭仅113户。当时市住建局表示,要把部分三房房源用于解决本市人才的租房问题,即转为公租房。现在看来,公租房已存在三房过剩,何谈“消化”其他过剩房?

  深圳所有保障房房源中到底有多少三房户型?笔者查了官方网站,但没有找到统计数据。按照政府安居工程的建设计划,到2015年,实现总投资300亿,新建8万套保障房。在建项目中还有没有三房户型?也很让人着急。不管怎样,光深康村就有902套闲置三房,已经很让人痛惜了。

  从报道来看,三房过剩的原因,与申购条件有关,四口及以上家庭才能申购三房户型;也与保障房位置偏远、交通不便、配套不足有关。面对三房过剩,市住建局的解释是,保障房前期建设中遇到一定问题,就是配建和需求不匹配。现在建设保障房的轮候库,希望实现“以需定建”。市住建局的说法看上去行得通,但市住建局忘了最重要的一点:建设保障房的目的,是为了保障,而不是迎合需求。

  保障房是为了解决中低收入和夹心层的住房问题,但不是为了让他们住得舒适。香港在公屋建设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,就是不与市售商品房发生冲突,也就是说,公屋的居住条件包括面积,不应逾越商品房。这么做有多种考虑:一是为了符合保障性质;二是为了善用资源,大户型多了,房源总数必然减少,无法满足更多人的需要;三是能促使人们改善住房条件,让出资源;四是不干涉商品房市场的正常秩序。中原地产主席施永青就曾经这样批评港府的“八万五”计划,“政府建的房子比私人建的房子还要好,还要漂亮,而且便宜,那开发商的房子卖给谁?”

  因此,香港公屋面积标准有底线,也有“天花板”。底线是每人不少于7平方米室内楼面面积。在满足总需求的同时,港府也会考虑人们改善居住面积的愿望,也就是提高“天花板”。过去十年,公屋单位租户的实际人均室内楼面面积,已从11.3平方米升至约12.9平方米。反观深圳的三房户型保障房,面积高达89平方米,这样的同类商品房也很常见。一旦有人回过神来,这样的房子必然抢手。房子大了,申请标准高了,也就容易闲置了。如果当初建成小户型,如今也就不愁分了。

  因此,“大户型”保障房的过剩,既因信息掌握不足,更是因为理念误区。从感情上讲,我们能理解政府希望市民都能住上大房子,但政府不是慈善机构,把保障变成福利,不仅滥用了宝贵的资源,还会吸引来投机者,徒增行政成本,并导致“奖懒罚勤”的负作用。因此,保障房建设在坚持保障底线的同时,也要设天花板,不合时宜的大户型才不会出台。

最新新闻

深房视觉

优惠打折